
廖深基,博士,教授,全国康养康育专委会副主任,原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校长,家政学专业学科带头人。主讲《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概论》、《应用写作》等课程,从事中国文化、职业教育、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研究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、福建省社科重大项目等课题10多项,发表《黄檗文化的价值与世界意义》等学术论文30多篇,出版《黄檗文化研究》等专著多部,研究成果获全国优秀理论成果一等奖。

胡剑锋,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,教育学院副院长(主持工作)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,兼福州社科研究重点基地福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中心主任;主讲《管理学》《婚姻家庭法》等课程,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资源与生态经济、职业教育管理与改革等;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、省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10余项,在CSSCI、北大核心、CSCD等各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,市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;曾荣获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先进个人等国家、省市、校级荣誉10余项。

张蕴,医学博士,中医学博士后,副教授,福州市高层次引进人才,福建省中医育儿协会副会长,福建省针灸学会理事,中国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青年组委员。主讲课程《家庭营养学》《家庭保健与护理》《儿童营养与保育》《中华传统养生学》等。长期从事家庭健康管理的教学与临床工作。先后主持参与省级及以上课题10余项,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20篇,被评为福建省“百姓学习之星”、“全国中医临床技能大赛“优秀指导教师”、校“教学名师。

庄莉莉,讲师,教育学博士,毕业于广岛大学人类生活教育学专业。研究方向为女性早期健康教育与服饰心理学,在日本家政学和教育学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篇,多次在日本家政学会、亚洲家政学会及国际家政学会做学术报告。主讲《家政管理学》课程。

郑兰,讲师,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博士。学术背景是以跨文明、跨领域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哲学训练为主,研究领域是大历史社会学、早期国家生成研究、社会学理论、社会心理学。我关怀的是生命/人类文明如何形成,倾向以溯源发生方式和总体视野构建有内在统一结构的生命/文明体发生问题。发表论文、合集若干。

林荣,医学博士,讲师,主讲课程《家庭保健与护理》《儿童营养与保育》《中华传统养生学》等。研究方向为家庭健康管理。福建省针灸学会监事。先后参与省级和国家级课题3项,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10篇。

杨旸衎,讲师,社会学博士,毕业于马来亚大学社会公平与管理系社会服务专业,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家庭照顾职责、老龄化政策、女性退休与再就业,已发表各类中英文学术论文5篇,多次参加促进积极老龄化相关的社科国际会议并进行学术汇报。

黄柳清,助教,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专业。现为家政学专业主任,主要研究方向为家政学教育。承担了《社会学概论》《家庭经济学》《家政学实务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。参与福建省职业教育研究课题2项,校级科研项目2项,参与《幼儿营养与保育》教材编写,发表论文若干。

刘燕清,讲师,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。研究方向为家政教育与管理。先后主持福建省中青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并在本科学报发表论文数篇。

郑美娟,讲师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福建省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,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。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,主讲《大学生心理健康》《心理学》《心理学史》等课程,先后主持和参加省市级课题3项,发表论文8篇。

周文,讲师,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专业。主讲《美术欣赏》《教师书法》《家庭环境设计》等课程。参编教材1部,主持参与校级和省市级课题多项,发表论文数篇。

李奕,助教,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。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师心理、职业教育学生心理,主要教授课程为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《犯罪心理学》《心理学基础》《管理与沟通》,参与并主持校级和省市级课题多项。

邹文韬,助教,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专业。研究方向为家庭教育、家政学。主讲《家庭教育学》、《女性学概论》、《学校劳动教育》、《茶艺、咖啡与酒文化》等课程。曾在校级教学成果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、教学创新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多项荣誉。主持或参与省级、校级科研项目多项,发表论文若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