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剑锋,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,教育学院副院长(主持工作)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,兼福州社科研究重点基地福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中心主任;主讲《管理学》《婚姻家庭法》等课程,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资源与生态经济、职业教育管理与改革等;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、省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10余项,在CSSCI、北大核心、CSCD等各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,市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;曾荣获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先进个人等国家、省市、校级荣誉10余项。
廖深基,博士,教授,全国康养康育专委会副主任,原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校长,家政学专业学科带头人。主讲《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概论》、《应用写作》等课程,从事中国文化、职业教育、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研究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、福建省社科重大项目等课题10多项,发表《黄檗文化的价值与世界意义》等学术论文30多篇,出版《黄檗文化研究》等专著多部,研究成果获全国优秀理论成果一等奖。
陈妮娅,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,现任福建省家政学会会长。毕业于浙江大学理学院心理学专业,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。主讲《普通心理学》《人格心理学》《犯罪心理学》等课程,长期从事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犯罪心理矫治工作。先后主持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多项,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主编出版本科教材1部。2015年被评为“福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”,2016年被评为“心理教育工作先进个人”,2018年获得“好教师”荣誉称号。
林良章,教授。本科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校教育专业,硕士就读于西南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,研究方向:教师教育、终身教育与职业教育。先后主持和参与了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,发表专著1部,论文40多篇,主讲《普通教育学》《心理学史》《实验心理学》《终身教育学》等多门课程,《普通教育学》为校级精品课程,曾被评为校级“三育人”先进。
宋原,教授,现任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;教育部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,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组成员,福建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。主讲《教育学原理》、《微格教学》、《教师口语》、《大学美育》等课程;研究方向:高等教育、教师教育、职业教育等;近年来荣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次,荣获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次,二等奖1次;承担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,其中主持和参与完成福建省重大教改项目4项,在ssci、cssci等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篇。指导学生作品获福建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普通高校组铜奖、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戏剧小品类二等奖等。
蒋怀滨,教授,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心理系,硕士生导师,现为应用心理学专业主任,校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,校创新团队带头人。研究方向为青少年社会性发展、互联网心理,主要讲授《心理测量》《心理学研究方法》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等课程。入选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、省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。主持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15项,在SSCI/CSSCI/北核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出版专著 4 部,主编教材1 部,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 项。
董步学,教授,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校教育专业,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基本理论、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、学前教育课程和教学。先后主持和参与了省级科研课题8项,校级课题2项,主、参编教材2部,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。主讲《教育哲学》《中外教育史》《学前教育原理》《学前教育政策法规》《学前儿童社会教育》等课程。
杜宜展,教授,博士,毕业于台南大学教育学专业,博士生导师。研究方向为主观社会地位、子职责任、父母过度教养,主要讲授《家庭教育学》《普通心理学》等课程。入选福建省引进B类高层次人才。主持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2项,在SSCI/CSSCI/北核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,其他论文20余篇,出版专著 6 部,获福建省心理学会第五届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、“学党史、送党恩、传家风”--广西2021年家风家教大巡讲暨家庭家教家风论文征集活动三等奖、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2022年征文活动三等奖。
齐斌,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,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,副教授,福建省职业院校教师发展联盟副秘书长,福建省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专家库专家,福建省中职德育研究中心研究院。先后获评福建省首批职业院校教学名师,省第二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,福建师大第四届“我最喜爱的好老师”,福建技术师范学院首批网络教学名师。主讲的《市场营销学》《创新创业实践》《品牌管理十二步》入选省本科一流课程,《市场营销学》入选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。主持福建省本科重大教改项目一项,省级社科课题两项,省科技厅重大项目一项,横向课题多项,科研成果曾获部级二等奖。
张蕴,医学博士,中医学博士后,副教授,福州市高层次引进人才,福建省中医育儿协会副会长,福建省针灸学会理事,中国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青年组委员。主讲课程《家庭营养学》《家庭保健与护理》《儿童营养与保育》《中华传统养生学》等。长期从事家庭健康管理的教学与临床工作。先后主持参与省级及以上课题10余项,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20篇,被评为福建省“百姓学习之星”、“全国中医临床技能大赛“优秀指导教师”、校“教学名师。
欧阳宇,副教授,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(本科)/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(硕士),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与管理、学前教育。先后主持和参与了省厅级科研课题10余项,发表论文10多篇,主讲《幼儿园课程》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》《普通教育学》等课程。
杨秀清,副教授,本科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校教育专业,硕士就读于西南大学心理学专业。研究方向:家庭心理与教育/儿童教育。先后主持和参与了省市级科研课题5项,发表论文10多篇,主讲《发展心理学》《普通心理学》《心理咨询》《家庭心理学》等多门课程,《普通心理学》为校级精品课程,曾被评为校级“师德之星”。
陈晶晶,副教授,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,研究领域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、幼儿教师职业心理与发展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。主讲课程:《学前儿童发展科学》《幼儿园游戏》《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》、《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》《儿童文学》。获第五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“优秀指导老师”荣誉称号。
黄俊虎,副教授,现任教育学院专任教师兼学院分工会主席,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。主要担任《人体解剖生理学》《生理心理学》《医学心理学》《学前保育学》《学前儿童健康教育》等课程的教学任务。主持两项课题,发布论文十余篇。
魏红心,讲师,教育学博士,201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史专业,2008年于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获得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,2009年到英国爱丁堡大学莫雷教育学院留学,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。目前,主要从事教育史、通识教育、高等教育学理论和课程研究,在《当代教育科学》等多种刊物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,出版课程研究类英文专著一部。
郑兰,讲师,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博士。学术背景是以跨文明、跨领域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哲学训练为主,研究领域是大历史社会学、早期国家生成研究、社会学理论、社会心理学。我关怀的是生命/人类文明如何形成,倾向以溯源发生方式和总体视野构建有内在统一结构的生命/文明体发生问题。发表论文、合集若干。
张为忠,讲师,2024年博士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,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心理学、人机交互心理学,主讲普通心理学、教育心理学等课程。先后参与过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,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多篇SSCI、CSSCI等核心期刊学术论文。
林荣,医学博士,讲师,主讲课程《家庭保健与护理》《儿童营养与保育》《中华传统养生学》等。研究方向为家庭健康管理。福建省针灸学会监事。先后参与省级和国家级课题3项,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10篇。
庄莉莉,讲师,教育学博士,毕业于广岛大学人类生活教育学专业。研究方向为女性早期健康教育与服饰心理学,在日本家政学和教育学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篇,多次在日本家政学会、亚洲家政学会及国际家政学会做学术报告。主讲《家政管理学》课程。
邬思勇,讲师,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。研究方向:学前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;幼儿教师教育;所授课程: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》《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》《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》《幼儿教育评价》等;先后主持和参与省、市级项目8项,主持校级教改项目2项,发表论文4篇;指导学生获第五、七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。
许小凤,讲师,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。研究方向(研究特长)教育心理学。先后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4项,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、横向课题7项。主讲《教育心理学》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》《感统训练》。
刘香华,讲师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。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,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。省级课题1项,校级课题1项。主讲《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》、《家庭心理治疗》等课程。
郑美娟,讲师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福建省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,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。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,主讲《大学生心理健康》《心理学》《心理学史》等课程,先后主持和参加省市级课题3项,发表论文8篇。
刘燕清,讲师,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。研究方向为家政教育与管理。先后主持福建省中青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并在本科学报发表论文数篇。
曾欣虹,讲师,福建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硕士研究生,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,国家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,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,主要从事心理测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,开设有《心理测量》《积极心理学》《心理学》等多门课程,获批省级课题2项,参编教材4部,发表论文十余篇。
周文,讲师,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专业,现任家政学专业副主任。主讲《美术欣赏》《教师书法》《家庭环境设计》等课程。参编教材1部,主持参与校级和省市级课题多项,发表论文数篇。
朱毅德,助教。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,教育管理研究方向。先后主持和参与校级课题以上3项,发表论文2篇,主讲《幼儿园管理》《幼儿教师职业道德》两门课程。
黄柳清,助教,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专业。现为家政学专业主任,主要研究方向为家政学教育。承担了《社会学概论》《家庭经济学》《家政学实务》等课程的教学工作。参与福建省职业教育研究课题2项,校级科研项目2项,参与《幼儿营养与保育》教材编写,发表论文若干。
李奕,助教,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。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师心理、职业教育学生心理,主要教授课程为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》《犯罪心理学》《心理学基础》《管理与沟通》,参与并主持校级和省市级课题多项。
邹文韬,助教,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专业。研究方向为家庭教育、家政学。主讲《家庭教育学》、《女性学概论》、《学校劳动教育》、《茶艺、咖啡与酒文化》等课程。曾在校级教学成果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、教学创新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多项荣誉。主持或参与省级、校级科研项目多项,发表论文若干。
畅立丹,助教,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,比较教育学方向。主讲《教育学》《教师职业道德与法规》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》等课程,主要聚焦职业教育、教师教育、比较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。曾发表学术论文3篇,主持校级科研课题1项,参与多项市级、省级教育课题。
许倩婷,助教,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,课程与教学论方向。主讲《教育学》《班主任工作艺术》《心理健康教育》等课程,主要聚焦职业教育、教育管理、比较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。曾发表学术论文3篇,主持省教育厅科研课题1项,福清市科研课题1项、校级科研课题1项,参与多项市级、省级教育课题。
陈源,助教,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。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,主讲《认知心理学》《心理学实验设计》《心理学》等课程。
熊夏昕,助教,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专业,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,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心理学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,接纳承诺疗法。发表SCI论文1篇,主讲《统计软件应用技术》《认知心理学》《心理学实验设计》《社会心理学》等课程。
黄莹,助教,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专业。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、青少年心理健康,发表论文2篇,主讲《管理心理学》《绩效管理》《团体心理辅导》。
侯欢欢,助教,现任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专任教师。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专业,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方向。主讲《教育学原理》《幼儿园课程》《学前教育学》等课程。
莫小姣,助教,毕业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,研究方向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。主讲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》《学前儿童发展科学》《儿童剧创作与表演》等课程。
李濛柯,女,教育学硕士。主要研究方向:职业教育、教师教育。开设的主要课程:《教师职业道德与法规》《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微格教学》《心理健康教育》。曾发表学术论文3篇,主持校级科研课题1项,参与多项市级、省级教育课题。
谢婉琳,助教,现任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专任教师。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专业,研究方向为幼儿发展与教育、教师专业发展。先后参与科研课题多项,已发表SSCI论文和国内期刊论文数篇,主讲《心理学基础》《教育学》等课程。
陈映芃,学前教育专任教师。广岛大学教育学硕士,所属为幼儿教育研究室,研究方向为婴幼儿早教、幼儿教育。主要教授课程《学前教育家庭和社区教育》、《心理健康教育》。
林秋怡,现任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专任教师,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。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,先后主持和参与厅级、校级项目若干项。主讲《教师职业道德与法规》等课程。